腦子做“要不要掃這個二維碼”的決策,雖然只是電光火石一瞬間,但其實設計就是要步步算計,成功沖破潛意識的障礙。方法論是:
安全感:
很多人會忽略這個,對于一些用戶來說,他會想掃了這個碼,會不會忽然下載一個300MB的APP?我這月可是流量不多了啊;昨天看到網絡詐騙新聞,掃了之后我的錢會不會被壞人偷掉?;我用安卓手機掃,會不會被黑科技暗算?
最安全的,是寫上“掃我關注xx微信”,最好加上一個微信圖標,因為這件事情可預計、成本低、很安全。
利益:
說明掃碼能得到什么,如30元停車券還是一個小蛋糕,還是一篇八卦文章?
好奇:
在逛一些展會的時候,往往會看到“關注微信即送精美神秘小禮品”,這個時候我會想,關注微信嘛我天天做的,而且不好玩我還可以取消關注,又有東西送,而且哎呀本宮還很好奇這送的什么小禮物,于是目的達成。
曾經也有一些廠商,用二維碼遮住模特胸部引大家掃了之后看看端倪。
易掃性:
成功激發大家掃碼的欲望之后,為什么要乘以“易掃性”?因為見過這樣的二維碼:
?
如果因為這些問題影響了最終的轉化,真是非常可惜的“臨門一腳中柱”。最終總結我的方法論就是:
安全感+利益+好奇*易掃性
作者:Corrine
鏈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1546400/answer/57635415
來源:知乎
頂部
客服
微信掃碼聯系客服